翡翠的色彩鑒賞
來源:
|
作者:jewelry-100
|
發布時間: 2014-12-05
|
342 次瀏覽
|
分享到:
"正",顏色要純正,不帶其他雜色,如帶有雜色,就顯得"邪"了。"和",綠色要均勻一致,假如綠色分佈深淺不一,或者呈絲條狀者,就被稱為"花"了。
翡翠的色彩異常豐富,它是評價翡翠優劣和價值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。在眾多的顏色中以紅、綠、紫三色為主,它們都是翡翠中的**顏色,其中尤其以綠色較為艷
麗與名貴。因此,"綠翠"一詞幾乎成了翡翠的同義詞。翡翠綠色的深淺、濃艷、透明度高低、有無瑕疵,經常是判定一件翡翠優劣的較直接的因素。
在傳統分色上,人們將翡翠的綠色以"濃"、"陽"、"俏"、"正"、"和"為上,反之則以"淡"、"陰"、"老"、"邪"、"花"為下。所謂"濃",系指
翡翠的顏色表現為深綠青翠而不帶黑色,而綠色比較淺微的,則為"淡"。"陽"就是顏色要明亮鮮艷,看上去使眼睛一亮,而陰暗不明亮的則叫"陰"。"俏",
則是指翡翠的綠色要顯得晶瑩漂亮而且可愛,反之則為"老"。"正",顏色要純正,不帶其他雜色,如帶有雜色,就顯得"邪"了。"和",綠色要均勻一致,假
如綠色分佈深淺不一,或者呈絲條狀者,就被稱為"花"了。
由於翡翠的綠色不同,為了區別這些綠翠,珠寶行業中給這些不同的翡翠綠色,冠之以較形象,較恰如其分的名稱,我們除了能從這些名稱中區別翡翠的品種外,更能看到翡翠內涵的文化性。
翡
翠綠色中的上品有四種:寶石綠,為深濃的正綠,不帶任何黃色,透明度好,高雅而莊重。因其色似祖母綠,故又稱"祖母綠";玻璃綠,系指色艷綠如玻璃般明凈
通透,鮮艷而明亮,透明度好;秧苗綠,綠色中略呈黃,透明度好,色感活潑有朝氣,因其色如翠綠的秧苗,故又有"蔥心綠"與"黃陽綠"之名;艷綠,多指不帶
任何黃色和藍色的中度深淺的正綠,純正,透明度高,漂亮而大方,有的地方稱為"翠綠"。這四種較為名貴,尤以寶石綠為較佳。其它如中品的陽俏綠、鸚哥綠、
菠菜綠、淺水綠、淺陽綠、豆青綠、絲瓜綠,至於蛤蟆綠、瓜皮綠、梅花綠、灰綠、藍綠、油綠、木綠則又等而下品。
翡翠的綠****地體現出了翡翠的迷人魅力,是構成翡翠身價高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,更為奇妙的是,這些綠色又呈現不同的外形,如帶狀的帶子綠,大小不等、
互不相聯的呈塊狀的團塊綠,絲絮狀的絲絮綠,另外如絲塊綠、均勻綠、靠皮綠,這就使得翡翠綠色更加變幻莫測。另外,專家經常根據綠色的大致的排聚的方向,
即綠色的走向,尋找綠色變化的規律,從而正確判定綠色的深淺與厚薄的程度。
翡翠的色彩並非是單純存在的,它是通過翡翠的質地而呈現的。首先是它的透明度。透明度是鑒定寶石與玉石的主要技術依據。翡翠的透明度,在珠寶行業中,又俗
稱"水頭"或"水",透明度高者,常說成水頭足,水頭好,水頭長。透明度越高越好。通常測試翡翠水頭的方法是,如光線能穿越玉料中達到3mm的深度,為一
分水,如能達到二分水的翡翠就可以認定為上等質量了。根據水頭的差異,將那些水頭足,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,稱為"老種"。老種,色彩亮潤,色與底融為一
體,質地細膩緻密,硬度、密度和折射率均較高。而那些不透明,發乾、發瓷、水頭少、光澤不亮,質量較差的,則稱為"新種"。新種雖說也會有鮮嫩的顏色,但
因水頭差,而顯得色調呆板,質感乾巴。還有一種介於新、老種之間的便稱為"新老種"。